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股指透支的風險必然要個股償還

  今日經濟數據如期公布,其實數據本身意義已經不是很大了,因為與昨兒媒體公布數據是一致的,CPI同比上漲4.9%。從 2010年12月的CPI同比漲幅由11月的5.1%回落到4.6%,讓人們暫時降低了通脹的預期,而近期北方干旱一方的農產品價格上漲壓力,以及春節因素導致食品價格季節性上漲,包括國際方面大宗商品價格的壓力都會推動通脹的走高。不過新的因素出現了,那就是國統局調整了權重,即關于權重調整,其中居住提高4.22個百分點,食品降低2.21個百分點,煙酒降低0.51個百分點,衣著降低0.49個百分點,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降低0.36個百分點,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0.36個百分點,交通和通信降低0.05個百分點,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降低0.25個百分點。這個在玉名微博上第一時間進行分析了,從長期發展來看,食品權重降低,提高居住類消費是趨勢,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今導致CPI和通脹壓力的,恰恰是以食品類為首的一系列產品,當然也包括居住類消費,那么此時將通脹主因權重降低,是否有利于真實地反應人們的生活呢?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生活中實際感受的通脹壓力無法因為修改權重,數據粉飾而改變。CPI數據就是要反應當下人們的消費與生活情況,如果人為因素過強,或許能夠減少一些數據壓力,但其反應實際消費情況的意義也就降低了。包括目前階段的股指,還是被少數權重所掌控了,尤其是二線藍籌股的反復活躍,使得股指較快地上行了,這樣指數繁榮后,直接造成巨大的踏空壓力,股民從來都是不怕被套,哪怕是深套而最怕踏空,那么如此一來是倒逼投資者進行選擇。而這兩天出現的均是早盤有一批大幅高開的板塊確定市場的強勢,而這除非股民之前做好功課去伏擊,否則基本上是沒有任何盈利的機會,且今天買入這個板塊其他個股的股民當天不一定有收益還要付出成本,甚至還要因為第二天的調整而虧損。那么這樣市場實際就是在逼著股民去追熱點,不追熱點,你就是踏空,追了就是被套的境地。比如說昨兒收評我給大家分析的高速公路等板塊,都是這樣,今兒早盤就調整了,昨兒買入的股民幾乎全線被套。
因此目前股指就是這樣,看上去很繁榮,而是實際上大幅上漲個股,和持續上漲個股并不多。主力不惜透支板塊后市上漲空間,不惜代價地拉升股指,這樣的結果是單一板塊上漲并不多,而股指卻早就飛到了阻力,那么主力這樣無非就是兩點:其一,主力不需要通過做個股賺錢,而是通過類似ETF股票籃或者股指期貨去做。那么這對股民來說就非常尷尬了,因為很多股民無法參與股指期貨,而且如果主力真的如此,那么后面股指期貨方向走勢更為凌厲,而關于ETF股票籃的特點就是大量個股遍地開花,然后主力無法在單一個股上投入太多楷力企業螺絲,只要激發人氣,即可從ETF上套利而去,隱蔽且安全,這個玉名在周六日財經專題文章,以及即將上市的書籍《股市錢規則》中都有分析。其二,主力目的就不是了長久,是希望遍地開花,脫手之前無法拋出的弱勢籌碼。這對于高倉位的資金來說最為合適,比如說基金,其就是手握大量類似地產、券商、鋼鐵、高速公路等這些去年幾乎就沒怎么漲的品種,如今這些品種成為了香餑餑,那么其反而可以輕松脫手,而且我也將本波行情定義為一種資金自救和調整個股補漲性質。
關于后市,誠如今兒我在微博上介紹的一樣。既然主力讓股指上漲透支了個股漲幅,那么必然要靠個股先于股指的調整來彌補。那么對于股民來說,首先就要明白,“有可為,有可不為”,還是應該避開市場的躁動,堅持只取市場平均收益,即守住一個板塊,不要頻繁來回追熱點,因為追的結果就是追到即虧,不如守一個平均利潤來得可靠。因為股民只能夠承認,市場中雖然有成千上萬的機會,但不可能都是股民的,類似哪些無征兆隔天突然啟動這樣的利潤只是欣賞是賺不到的,這是由股民的資金特點和盈利模式就決定了。因此當下股民看好手中個股,一旦個股出現調整壓力,那么就出局,冷靜觀望,尋找那些漲幅不大的二線藍籌股品種伏擊即可,切記不要追漲,也不要在跟風市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