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普漲行情難掩市場謹慎情緒

  27日滬深股市延續反彈,申萬一級行業中除金融服務板塊外,其他行業板塊均實現上漲,兩市超過9成個股收紅。分析人士認為,在經過了周一的恐慌性下跌后,A股連續兩天的修復性上漲表明,2700點下方的支撐較強,2610點是中期底部的可能性很大。不過,當前市場的流動性與外圍經濟環境尚不支持A 股出現系統性的機會,后市A股市場維持震蕩的概率較大,而在震蕩行情中,只有深入挖掘個股機會才能獲得超額收益。
個股普漲難掩謹慎情緒27日,滬深A股低開高走,延續反彈。上證綜指上漲20.46點至2723.49點;深證成指上漲108.33點至12116.85點。相較指數表現,兩市的個股表現相當“給力”。在昨日正常交易的2123只個股中,有1927只實現上漲,28只個股漲停,119只個股漲幅超過5%。不過,兩市成交額并未顯著放大,僅較周二增加近兩成,這或許表明在經過了周一的大跌之后,投資者心態仍然較為謹慎。
行業方面,申萬一級行業中的有色金屬、紡織服裝、化工、醫藥生物和餐飲旅游漲幅居前,分別上漲2.38%、2.14%、1.93%、1.88% 和1.73%。僅有金融服務行業指數出現下跌,跌幅為0.24%。從上漲行業分布上看,具有一定防御性的大消費行業表現普遍較好;而有色金屬板塊的強勢表現主要源于近期國內鋁金屬期貨連續大幅上漲所引發的聯動作用。相較而言,銀行、地產和鋼鐵等權重板塊表現平平,其中銀行板塊逆市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指數的表現。上周末政治局會議定調對物價調控和房地產調控不松動,基本上打破了此前市場內對貨幣政策可能松動的預期。這也意味著短期市場的流動性仍將面臨增量匱乏的窘境,受此影響,場內資金對做多權重股以拉升指數的底氣顯然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受益于高鐵替代效應而表現不俗的航空股昨日呈現沖高回落態勢,而此前深受“7·23”動車事故影響的高鐵相關個股則呈現觸底反彈的格局。盡管動車追尾事故并非周一市場大跌的根本原因,但其對市場情緒面的負面影響十分顯著。昨日市場的表現或許表明,A股已經基本消化了動車事故所促發的恐慌性情緒,市場的主要關注點重新回歸到了國內經濟層面。
震蕩行情無礙個股出彩由于周一A股的大跌部分源于上周末國內外多重事件性因素所引發的恐慌情緒,上證綜指單日下跌82.04點存在非理性因素,因此,在恐慌情緒釋放之后,周二和周三的市場出現了大跌后的修復行情。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2800點上方的壓力依然較大,而年線對A股已然形成較為明顯的壓制。從基本面來看,A股上市公司中報業績增速依然較快,并未出現此前市場擔憂的“業績殺”狀況,這對A股整體估值水平產生了較強的支撐作用。但是,如果增量資金遲遲不能進入股市,那么指數就永遠無法“水漲船高”。多方多次在2800點上方受挫一方面表明了“彈藥”的匱乏,另一方面也表明自2610點至2825點的這輪反彈僅僅是存量資金對部分錯殺個股價值的糾偏。
事實上,無論從當前的國內經濟現狀還是外圍經濟環境看,A股都尚不具備發起反攻的必要條件,市場仍然處于震蕩筑底的過程之中。國內方面,上周末政治局會議的態度基本打消了市場對貨幣政策可能放松的預期,至少在通脹出現下行趨勢前,貨幣政策仍難以放松。而7月份的食品價格并沒有出現明顯下行,商務部7月2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周(7月18日至24日)商務部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產品(17.16,0.37,2.20%)中豬肉價格比上周下降0.2%,盡管這是5月豬肉價格上漲來首次單周價格出現回落,但羊肉、牛肉、冰鮮雞和雞蛋仍然分別上漲1.0%、0.6%、0.4%和 0.6%,食品價格上漲壓力依然較大,加之僅次于6月份的高翹尾因素,7月份CPI同比增速至少仍將維持在6%以上,甚至不排除再次創出新高的可能。海外方面,美債“提限減持”談判遲遲不能達成一致,全球資本市場對美債可能違約的擔憂情緒仍然存在,這對A股的投資者信心也產生了一定的壓制作用。總體而言,A股上行的壓力依然較大。但考慮到國內經濟運行態勢良好、上市公司業績增速穩定的現實,A股市場跌破前期低點的可能性也較小。
短期來看,A股尚難以擺脫存量資金折騰的“夾板行情”。在流動性放松信號釋放之前,以銀行、地產和部分強周期行業為代表的權重藍籌股暫時欠缺持續上漲的催化劑。而符合經濟轉型要求、得到政策大力扶持的成長股仍將受到市場的關注,與此同時,鑒于短期國內通脹水平仍維持在高位以及美債危機降低了全球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水平,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抗通脹且具備業績增長確定性的品種短期可能更受資金的青睞。實際上,周一超過80個點的大陰線又重新打開了個股的上漲空間,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指數仍將維持震蕩格局,但個股卻不乏獲取絕對收益的機會。
周三A股市場低開高走,盤中熱點活躍,題材股的熱情被全面點燃:農藥、航母、鋁業等概念股輪番上漲。大盤在大跌之后收出“兩連陽”,不過成交量能依舊低迷,反映市場在這個位置依舊謹慎。我們認為,在量能未能有效放大的背景下,市場短期反彈空間有限,更多是個股行情的演繹。
本輪反彈的原動力來自于溫家寶總理在《金融時報》上發表的署名文章,他表示中國整體價格水平處于可控范圍內并預計將穩步回落,政府對價格上漲在今年內得到有力控制充滿信心。這給了市場對緊縮政策將會出現松動的預期,大盤從2610點一路漲到了2826點。但是,此前市場普遍預期CPI從7月開始就緩慢回落,而從目前通脹運行的態勢來看,以肉禽為主的價格7月份依然持續上漲,而CPI非食品價格同比增速不斷創出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新高,反映出長期通脹水平不斷上升,預示著未來CPI將維持高位,甚至不排除會創出新高。另外,上周五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綠豆糕,堅持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因此,在物價和房價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之前,緊縮的貨幣政策難言松動。
資金面上,雖然SHIBOR利率近幾個交易日連續調整,但是目前從整個市場來看,利率還是偏高。前期持續上調存準的累計效應正在顯現,資金回籠壓力較大。另外,資金價(1614.60,-0.50,-0.03%)格一般會在月末維持較高水平,市場資金緊張的預期短期還很難徹底改變。
7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創下28個月以來的新低,反映出經濟增速的整體放緩已是不爭的事實。具體來看,產出分項回落2.6個百分點,下滑出現加速。而新訂單繼上月下滑了2.2個百分點后,本月又下滑0.9個百分點,顯示制造業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景氣度出現下滑。隨著今年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面臨著因融資、匯率變化帶來的困難,瀕臨倒閉。而導致本輪大跌的直接誘因--高鐵追尾事件,也將對過去過度依靠投資拉動GDP增長的粗放型發展模式提出質疑,高鐵連續的故障、事故及部分地區橋梁坍塌實際上是對投資增長過快、投資經濟質量不高的一個警示。結合上周末政治局會議的基調,未來的經濟發展應該更強調質量而不是速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