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金牛基金經理對政策走向預期謹慎

  基金公司近日陸續公布二季度報告。其中,中國證券報評選的金牛基金經理對未來宏觀經濟政策走向持相對謹慎的觀點,對下半年市場走勢的判斷存在較大分歧。
博時平衡基金經理楊銳認為,經濟增速下臺階是一個長期過程,對經濟增長率下降的容忍度也在提升,同時宏觀政策大的調整可能會比較緩慢。在二季度,他增加對黃金類股票的投資,在整體配置上繼續加大資源品類股票比重,特別是占有獨特資源的上市公司。
廣發策略基金經理馮永歡對貨幣政策持較為謹慎的態度。他認為,5月和6月高度緊張的局面屬于異常情況,下半年不太可能持續,從這個角度講,流動性會有所改善,但考慮到未來幾個月通脹水平依然較高,對貨幣政策寬松程度不抱太大期望。因此,他在二季度加大食品飲料類股票倉位。
有的金牛基金經理則對后市相對樂觀。基金安順(1.048,0.01,0.48%)基金經理尚志民認為,市場資金面在通脹壓力全面消退后會迎來逐步寬松局面。預計6月和7月CPI見頂之后,第四季度估值將會小幅度抬升,盈利變化方向將是主導三四季度行情演變主要因素,因而三四季度會將倉位配置在盈利向上的行業上。
大成景陽基金經理楊建華保持較為中性的判斷。他認為,國內政策已進入觀察期,如果沒有明確的惡性通脹信號出現,緊縮政策應已告一段落,這對緩解二季度以來經濟增速下滑有一定正面作用。汽車等商品消費提前透支燒肉、地方融資平臺等問題已限制后續政策放松的空間。楊建華表示:“二季度我們采取較為靈活的操作,逢高減持部分有色、機械類個股,適當增持高端白酒。出于對全年經濟不悲觀的考慮,我們基本保持倉位穩定。”
昨日的銀行間債券市場,外資銀行再次扮演了主角。據交易員介紹,以10年期(待償期接近10年)國債為主的現券,昨日早盤便遭遇一波猛烈的外資銀行拋盤,收益率雙邊報價在4.10%~4.03%附近,較18日走高超過10個基點。
上海某外資行債券交易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些都是止損盤,從盤面情況看,花旗銀行的量相對大些。他同時表示,不僅是10年期國債,5至7年的金融債、國債也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中債信息網公布的9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顯示,進入7月份以來,該期限國債收益率由1日的3.8634%漲至昨日的4.0021%,升幅已達14個基點。
北京某券商自營固定收益研究員表示,外資銀行投資風格一向犀利,這除了其考核規則較國內機構更為靈活外,外資行背后的國際投行研究報告的影響力也“功不可沒”。也就是說,市場往往會把一些知名國際投行對中國經濟的判斷奉為圭臬 喝到飽,認為這是具有全球視野的觀點。
實際上,前段時間“出鏡率”較高的部分國際投行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將面臨“硬著陸”可能,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違約風險將日益加重。在國際經濟總體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中國國內宏觀政策將不得不進行轉向。
對此,上述研究員也認為,或許是受到這些報告的影響,外資銀行在配置或投資中國債券品種時,傾向于認為其收益率在經濟減速、政策放松后將出現大幅回落,并可從中獲取利潤。
不過,今年7月份的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卻意外地出現了偏緊跡象。截至昨日,質押式回購利率仍徘徊在4.5%至5.9%之間,遠超去年同期水平。受此影響,債市收益率也普遍走高。上述研究員表示,更重要的是他們或許認為 同學會聚餐,在中國經濟走勢平穩但通脹預期依舊居高不下的預期之下,債券市場短期內或難以見到轉暖跡象,也就因此認輸出局。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稱,由于外資銀行多是全球配置,目前拋售中國國債也不排除有套利可能。他表示,先“做高”中國國債收益率,再基于對中國未來經濟增速較好,央行有再度加息需求,人民幣也有繼續升值需求的判斷,入場后再獲取利率、匯率的雙重利差。實際上,進入7月份之后,美國國債收益率已由 3.22%急跌至2.94%左右,繼續大幅下跌的空間已經不大。
此外,市場交易員還認為,昨日在二級市場大幅拉高10年期國債收益率,勢必影響今日新招標的10年期國債發行利率。如果以大量資金買入新債,一旦未來資金面轉為寬松,收益率從非理性走高到修復性下行,也可獲取可觀利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