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綜述:債務上限談判獲進展 美股飆升

  北京時間周三凌晨消息 美股周二強勁攀升,道指創今年單日最大漲幅。奧巴馬總統透露有關提高美國債務上限的談判取得重要進展,而IBM等公司的財報好于市場預期。
奧巴馬兩黨參議員提出的一項赤字削減計劃表示贊同,稱其“廣泛符合”政府正在制定的計劃。
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202.26點,收報12587.42點,漲幅為1.6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了61.41點,收報2826.52點,漲幅為2.22%;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21.29點,收報1326.73點,漲幅為1.63%。
IBM(IBM)上漲了5.7%,該公司周一收盤后公布的營收與調整后利潤均超出了市場預期,IBM還調升了利潤目標。
Davidson Cos首席投資分析師Fred Dickson指出,“業績好于預期的公司名單越來越長,IBM也加入了這一名單。”
Avalon Partners首席市場經濟學家Peter Cardillo在電子郵件中表示,“IBM的業績讓市場暫時忘記了債務問題。由于標準普爾500指數守住了1300點關鍵位置,如果上市公司業績繼續好于預期,那么市場后市有望上漲。”
商務部預計6月份住房開工數字環比增長14.6%,至62.9萬套,創自1月份以來新高。MarketWatch調查的經濟學家此前的平均預期為增長3.6%,至58萬套。
富國銀行(WFC)上漲了5.7%,該行第二財季利潤從去年同期的31億美元,合每股收益55美分,提高至39億美元,合每股收益70美分, 燒肉高于華爾街的每股69美分的預期。
高盛(GS)下跌了0.8%,該公司報告的第二財季業績不及預期。
美國銀行(BAC)下跌了1.5%。該行周二報告第二財季凈虧損88億美元,合每股虧損90美分,去年同期凈利潤31億美元,合每股收益27美分。FactSet Research調查的分析師此前平均預期其當季每股虧損85美分。
紐約梅隆銀行(BK)報道第二財季凈利潤從去年同期的6.58億美元,合每股收益54美分,提高至7.35億美元,合每股收益59美分。該股上漲0.4%。
UnitedHealth(UNH)報告第二財季利潤同比增長12.8%,營收從233億美元提高至252億美元。該公司還將2011年全年銷售額預期提高至1010億美元,并預計全年每股收益可達4.15至4.25美元。該股下跌1%。
蘋果(AAPL)與雅虎(YHOO)將在今日收盤后發布財報。
周一,因提高美國債務上限談判陷入僵局以及歐元區債務危機陰云密布,美股低收。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94.57點,收報12385.16點,漲幅為0.8%。
奧巴馬贊揚兩黨參議員赤字削減計劃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周二對兩黨參議員提出的一項赤字削減計劃表示贊同,稱其“廣泛符合”政府正在制定的計劃。
奧巴馬稱,由所謂“六人幫”提出的這項計劃是一個“好消息”,可能有助于推進有關削減赤字和調高聯邦政府借債上限的談判。他表示:“我們沒有更多時間來擺姿態”,政府已經越來越逼近財政部所稱其面臨債務違約風險的8月2日的最后期限,而如果聯邦政府違約,那么就將導致金融市場陷入動蕩局面。
奧巴馬稱,“六人幫”提出的這項在未來10年時間里削減大約3.7萬億美元債務的計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步驟”。他指出,雖然政府還沒來得及仔細審閱這份計劃,但這項計劃讓“我們進入了同一個運動場”。奧巴馬稱,他與國會兩黨領導人之間的談判將于本周在白宮繼續展開。根據共和黨此前提出的要求,政府必須實施支出削減措施才能提高其借債權。
歐央行理事暗示或允許希臘暫時違約歐洲央行理事、奧地利央行行長埃瓦爾德-諾沃特尼(Ewald Nowotny)周二暗示,該行可能做出讓步,允許暫時性的希臘違約。目前,歐盟官員正努力試圖在兩天后召開的峰會以前修復歐元區的主權債務危機,避免這場危機蔓延至意大利和西班牙。
諾沃特尼在今天接受CNBC采訪時稱,在希臘問題上歐洲央行有“一系列選擇和定義,如明確違約、選擇性違約、信用事件等等”。他指出:“必須以非常嚴肅的方式來研究這個問題。有一些提議涉及非常短暫的選擇性違約的情況,這種情況不會帶來重大的負面后果。”
歐盟各國領導人將在7月21日召開峰會,敲定一項解決方案來解決希臘的債務危機,這場危機已經蔓延至愛爾蘭和葡萄牙 喝到飽。德國方面希望私人投資者參與針對希臘的第二次援助計劃,而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已經表示,如果希臘債務違約或陷入“信用事件”,那么該行將不會接受希臘政府債券作為貸款擔保品。
IMF:提高援助機制規模及靈活性以解決歐債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天強烈要求歐元區各國領導人提高援助機制的規模,并賦予這種機制以更高的靈活性,以此作為終結主權債務危機措施的一部分內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出警告稱,主權債務危機的加深可能會帶來“重大的全球后果”。該組織在一份研究債務危機可能造成“溢出”后果的報告中指出,這場危機的經濟模型表明其可能會帶來一種“地震情境”,在這種情境下,危機蔓延至整個歐元區將會導致市場震蕩,從而將歐元區經濟增長速度削減2.5個百分點。該組織同時預測稱,在2011年和2012年中,全球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會下降1%左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時還公布了該組織與歐元區官員年度會議的內容摘要,稱一個規模更大且更具靈活性的歐洲金融穩定機構(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將可為主權債務和銀行問題提供有效的支撐。目前,歐元區官員正在考慮多種選擇,其中包括允許歐洲金融穩定機構在二級市場上買回債券等。
歐元區各國領導人將在周四于布魯塞爾召開峰會,經濟學家稱此次峰會對于歐元區的生死存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美新屋開建創半年新高 營建許可意外增長美國政府發布的6月新屋開建報告顯示,最新的房屋開建量創下六個月來新高,未來建筑項目的營建許可環比上漲而不是下跌,這完全出乎市場預料。這份報告還表明,美國市場對租賃公寓的需求正在增長。
美國商務部指出,6月的新屋開建量環比增長14.6%,經季調并年化的總量增至62.9萬幢,后者創下今年1月以來新高。但是,5月的數字今天被下調,由早先公布的56萬幢降至54.9萬幢。據湯森路透集團的調查,經濟學家平均預期6月的新屋開建將增至57.5萬幢。與上年同期相比,6月的新屋開建高出16.7%。
雖然在6月實現大幅增長,新屋開建依然不到房地產繁榮期所創下峰值的三分之一。由于美國市場的二手房過剩,住房建筑商幾乎沒有意愿來啟動新的建筑項目,雖然2007-09年的經濟衰退已結束兩年,但這一因素依然在阻礙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復蘇。
由于房價下跌,美國人越來越不愿擁有房屋,而轉而產生的對租賃住房的需求正在幫助房地產市場免于進一步下跌。周一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7月住房建筑商的信心在6月創下的9個月低點基礎上略有反彈,但建筑商們同時表示,他們預計潛在房屋買家的數量不會有明顯增長。
紐約原油期貨收盤上漲1.6% 報每桶97.50美元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周二收盤上漲,原因是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顯示出好轉的希望,從而提高了市場對全球經濟前景以及原油需求的預期。
當日,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8月份交割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57美元,報收于每桶97.50美元,漲幅為1.6%。
紐約黃金期貨收盤下跌0.1% 報1601.10美元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周二收盤下跌,扭轉了此前10個交易日的連續漲勢,原因是美國經濟和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均顯示出好轉的希望,從而降低了黃金期貨作為安全港投資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紐約商業交易所8月份交割的黃金期貨價格下跌1.30美元,報收于每盎司1601.10美元,跌幅為0.1%。
歐洲央行理事、奧地利央行行長埃瓦爾德-諾沃特尼(Ewald Nowotny)周二暗示,該行可能做出讓步,允許暫時性的希臘違約,這一言論緩和了市場對歐元區債券危機的擔憂情緒。與此同時,美國新屋開工率數據也好于預期。分析師指出,股市繼續遭遇賣盤,且瑞士法郎兌美元匯率有所下跌,這兩個跡象表明黃金期貨價格的上漲趨勢很可能不會持久。
諾華與銀行股提振 歐股周二收高歐洲股市周二收高,諾華的穩健業績,銀行股的反彈,以及科技股的上漲幫助該地區的主要股指挽回了上個交易日的部分損失。
泛歐斯托克600指數上漲0.8%,報收264.28點。銀行股荷蘭國際集團(ING)漲5.2%,北歐銀行(Nordea Bank AB)漲5.7%。 同學會聚餐意大利裕信銀行與聯合圣保羅銀行分別上漲4.7%和4.3%。
在其他大部分股市,銀行股也成為表現最為出色的板塊,法國興業銀行(13.83,0.03,0.22%)巴黎上市股票漲4.4%,勞埃德銀行集團(LYG)倫敦上市股票漲4.3%。
德國DAX 30指數漲1.2%,報收7192.67點。法國CAC 40指數漲1.2%,報收3694.95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7%,報收5789.99點。
昨日的銀行間債券市場,外資銀行再次扮演了主角。據交易員介紹,以10年期(待償期接近10年)國債為主的現券,昨日早盤便遭遇一波猛烈的外資銀行拋盤,收益率雙邊報價在4.10%~4.03%附近,較18日走高超過10個基點。
上海某外資行債券交易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些都是止損盤,從盤面情況看,花旗銀行的量相對大些。他同時表示,不僅是10年期國債,5至7年的金融債、國債也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中債信息網公布的9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顯示,進入7月份以來,該期限國債收益率由1日的3.8634%漲至昨日的4.0021%,升幅已達14個基點。
北京某券商自營固定收益研究員表示,外資銀行投資風格一向犀利,這除了其考核規則較國內機構更為靈活外,外資行背后的國際投行研究報告的影響力也“功不可沒”。也就是說,市場往往會把一些知名國際投行對中國經濟的判斷奉為圭臬,認為這是具有全球視野的觀點。
實際上,前段時間“出鏡率”較高的部分國際投行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將面臨“硬著陸”可能,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違約風險將日益加重。在國際經濟總體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中國國內宏觀政策將不得不進行轉向。
對此,上述研究員也認為,或許是受到這些報告的影響,外資銀行在配置或投資中國債券品種時,傾向于認為其收益率在經濟減速、政策放松后將出現大幅回落,并可從中獲取利潤。
不過,今年7月份的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卻意外地出現了偏緊跡象。截至昨日,質押式回購利率仍徘徊在4.5%至5.9%之間,遠超去年同期水平。受此影響,債市收益率也普遍走高。上述研究員表示,更重要的是他們或許認為,在中國經濟走勢平穩但通脹預期依舊居高不下的預期之下,債券市場短期內或難以見到轉暖跡象,也就因此認輸出局。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稱,由于外資銀行多是全球配置,目前拋售中國國債也不排除有套利可能。他表示,先“做高”中國國債收益率,再基于對中國未來經濟增速較好,央行有再度加息需求,人民幣也有繼續升值需求的判斷,入場后再獲取利率、匯率的雙重利差。實際上,進入7月份之后,美國國債收益率已由 3.22%急跌至2.94%左右,繼續大幅下跌的空間已經不大。
此外,市場交易員還認為,昨日在二級市場大幅拉高10年期國債收益率,勢必影響今日新招標的10年期國債發行利率。如果以大量資金買入新債,一旦未來資金面轉為寬松,收益率從非理性走高到修復性下行,也可獲取可觀利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