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通脹憂慮紓緩 大盤反彈能否持續周三A股市場明顯收高

  因中國豬肉價格出現自4月份以來首次環比下降,令投資者對于通脹的憂慮舒緩;同時,資金面的持續回暖也為市場提供買盤支持。 A股反彈能否持續?制約反彈的因素有哪些?本期《投資有理》欄目特邀大同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胡曉輝和方正證券宏觀策略總監王宇瓊共同研判后市。
胡曉輝(大同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大盤近期的強勢反彈不會持續,因為上漲的空間不足。首先歐債8、9、10三個月是兌付期最高的,如果這個時間段不過去,很難說歐債危機解決掉;其次希臘問題仍懸而未決,市場很難大幅做多;此外美國9月份有1.7萬億國債到期,目前無法判斷出美國國債如何去處理。所以9月份之前行情很難啟動。
由于市場普遍預期通貨膨脹8月份才見頂,目前看還要加息一次。投資者仍需要等待最后的靴子落地。此外經濟下滑的程度要等到三季度才會明朗。另外一個原因在于大家必須關注10月份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以及11月初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些都是不確定因素,所以行情啟動非常難。四季度之前很難有像樣的大行情,一般是抵抗性下跌。
目前通貨膨脹還在高位,而通脹形成更深層次的原因實際上是貨幣的超發,包括房價的上漲,到現在為止整個房地產調控已經進行了一年半,但上個月只有三個城市出現環比下滑,那么也就是說全部的城市還在出現明顯的上漲,這意味著通脹很難下來。此外經濟也在下滑,PMI已經跌破50,這叫滯脹。
國家要治理滯脹,無非就兩條:第一條肯定要放松政策,讓PMI再回來,通脹會變成更高的通脹。第二就是要治理通脹,把通脹摁下去,經濟會有更深的下滑。所以,這就是一個選擇,現在應該是選擇治理通脹,把物價放在首位,所以下半年政策不但不會放松,而且會更加緊。
王宇瓊(方正證券宏觀策略總監):行情還可以繼續修復下去,因為基本面沒有太大改變,應該還是一個投資者情緒修復在起作用。從中報業績來看,有非常明顯的兩極分化,就是藍籌股的整個業績還是不錯,但是中小盤股票很多出現了業績下滑。我們之前做了一個預期,中小盤的股票業績增速可能會大于40%,現在真正出來只有20%。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上整個由權重股代表的這一塊,還是可以繼續成為業績修復的投資主線。
不過,市場有一個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就是外圍的美債危機如何解決。現在來看,可能的情況是會最終解決,但是很有可能評級會下調。如果是這樣,外圍風險正在加大。但是,這又可以反過來理解,可能對于國內的政策,需要對沖的因素也會更大,所以震蕩和不確定的走勢更多一些,未來震蕩會加劇。
對于中國來說,不管是中小企業還是債券市場,都很缺錢。這事實上可以跟2008年的危機相類比。也就是如果在這個局面出現之前,政策還不進行調整,很有可能出現硬著陸狀態。所以三季度會有一個轉向,現在是觀察期。
周三A股市場低開高走,盤中熱點活躍,題材股的熱情被全面點燃:農藥、航母、鋁業等概念股輪番上漲。大盤在大跌之后收出“兩連陽”,不過成交量能依舊低迷,反映市場在這個位置依舊謹慎。我們認為,在量能未能有效放大的背景下,市場短期反彈空間有限,更多是個股行情的演繹。
本輪反彈的原動力來自于溫家寶總理在《金融時報》上發表的署名文章,他表示中國整體價格水平處于可控范圍內并預計將穩步回落,政府對價格上漲在今年內得到有力控制充滿信心。這給了市場對緊縮政策將會出現松動的預期,大盤從2610點一路漲到了2826點。但是,此前市場普遍預期CPI從7月開始就緩慢回落,而從目前通脹運行的態勢來看,以肉禽為主的價格7月份依然持續上漲,而CPI非食品價格同比增速不斷創出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新高,反映出長期通脹水平不斷上升,預示著未來CPI將維持高位,甚至不排除會創出新高。另外,上周五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因此,在物價和房價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之前,緊縮的貨幣政策難言松動。
資金面上,雖然SHIBOR利率近幾個交易日連續調整,但是目前從整個市場來看,利率還是偏高。前期持續上調存準的累計效應正在顯現,資金回籠壓力較大。另外,資金價(1614.60,-0.50,-0.03%)格一般會在月末維持較高水平,市場資金緊張的預期短期還很難徹底改變。
7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創下28個月以來的新低,反映出經濟增速的整體放緩已是不爭的事實。具體來看,產出分項回落2.6個百分點,下滑出現加速 綠豆糕。而新訂單繼上月下滑了2.2個百分點后,本月又下滑0.9個百分點,顯示制造業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景氣度出現下滑。隨著今年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面臨著因融資、匯率變化帶來的困難,瀕臨倒閉。而導致本輪大跌的直接誘因--高鐵追尾事件,也將對過去過度依靠投資拉動GDP增長的粗放型發展模式提出質疑,高鐵連續的故障、事故及部分地區橋梁坍塌實際上是對投資增長過快、投資經濟質量不高的一個警示。結合上周末政治局會議的基調,未來的經濟發展應該更強調質量而不是速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